top of page

【醫院經營的警訊:為什麼口碑老院也會走到退場?——寫給所有關心醫療永續的領導者

過去一年,醫界熱議多起指標型醫院宣布結束營運的新聞,引發基層到大型醫療體系廣泛震撼。

「怎麼連有歷史、有病源、有醫師團隊的醫院也會退場?」這個疑問,成了每一位院長、負責人深夜難以安眠的痛點。


在亞洲灣醫智庫長期陪伴第一線醫院經營者的過程中,我們深刻體會到醫院經營的「風險」往往不是一夕爆發,而是累積多年細微裂痕終於浮現——只是這次新聞,把這些裂痕推到了聚光燈下。


痛點一:即使有病人、有口碑,為什麼還是撐不下去?

許多經營者認為:「我們老病人很多,社區信任高、醫師很穩定,應該不會有問題。」但實際上,這些「表面優勢」往往難以對抗經營體質的慢性失血:


1.健保制度不斷調整,毛利壓縮:長年仰賴健保收入的醫院,面對給付下修與稽核收縮,很容易陷入入不敷出。

2.成本結構失衡:人事、設備維護、醫材耗材費用年年上升,但收費彈性有限,財務壓力層層疊加。

3.醫師與團隊世代斷層:資深醫師逐漸退休、年輕醫師流動率高,組織經驗與資源傳承出現空窗期。

4.這些因素堆疊起來,即使門診量穩定、醫院品牌強,還是可能走向經營困局。


痛點二:制度老化,法遵風險如影隨形

這次個案令人痛心地顯示,許多醫院忽略了「制度現代化」的重要性。法規變動加速、主管機關查核加嚴,傳統做法已無法防堵經營風險:


1.內控與申報制度老舊,容易被抓漏出包,甚至因小失大

2.文件、人員、流程不符現行規範,面對衛生主管機關稽核時無所適從

3.少子化、人口結構變化,患者來源逐年下滑,服務內容卻未能靈活調整因應

4.醫病糾紛與勞資爭議頻傳,一旦處理不慎,更會導致負面公關與金流損失

5.法遵失能,往往不是單一事件,而是一連串「沒來得及改變」的結果


痛點三:家族醫院與團隊醫院,傳承規劃失速

這次新聞個案更讓大家意識到——醫院不是家族財產,而是需要專業接班與現代治理的「機構資產」。我們實際觀察到的關鍵困難包括:


1.接班人選遲遲無法到位或認同經營方向,導致經營空窗期或決策反覆

2.經營權與管理權混同,家族或投資人缺乏醫療專業,產生信任危機與內部紛爭

3.二、三代團隊沒有接受過管理訓練與策略思維,缺乏因應產業劇變的能力

4.許多醫院因此在「傳三代」的路上,跌倒在交棒與共識建立的最後一哩


產業現實與冷酷數據:醫院退場潮來臨

根據官方統計,過去五年台灣約有數十家基層與區域醫院退出市場,這些機構不乏過去頗具盛名者。背後的共同特徵包括營運模式僵化、財務結構不透明、缺乏法遵體檢、接班規劃失靈等。


你是否曾問過自己——我的醫院會不會也有同樣的隱憂?

你能確定,組織體質沒有慢性失血?法遵與內控跟得上最新規範?經營團隊面對突發事件,能即時做出正確決策?


亞洲灣醫智庫專業陪跑:陪你主動體檢,轉危為安

我們深知,醫院經營無法複製前人路徑,唯有超前部署,才能真正避開退場風險。亞洲灣醫智庫以台灣醫療顧問領導品牌之姿,專注於:


1.組織健檢與專業經營診斷:透過財務、流程、法遵、策略四大面向,協助機構盤點潛在風險。

2.法遵升級與內控制度建置:結合產業法規趨勢、政府查核新制,訂定量身規範、杜絕申報與營運死角。

3.接班與傳承規劃:設計制度化、透明化的接班機制,協助家族與團隊醫院順利交棒,維持醫療理想永續。

4.數位化轉型與多元經營建議:因應市場趨勢,導入健康管理、長照、ESG等新服務,增加經營韌性。


我們相信,你今天做的每一個經營決策,都是未來能否永續的關鍵。

千萬別等新聞裡的個案成為自己的縮影——預約一次健檢諮詢,讓專業顧問帶領你的醫院正視隱憂、強化體質,贏在下個十年。


亞洲灣醫智庫

陪每一家醫療機構,看見未來風險、打造永續韌性——

歡迎預約專屬健檢諮詢,與我們一起守護台灣醫療的下個世代。


醫院

Comentários


2022.08 - 灰【亞灣醫LOGO】.png

+886-7-338-8564
asiaonemed@gmail.com
806614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25號8樓

© 2025 亞洲灣醫智庫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